我昨天跟一個朋友聊天聊到一個話題:團隊精神。

對,我從小就對團隊精神這種東西有種奇怪的嫌惡感,原因我也說不太上來。說是因為我是家中獨生的,好像也不完全對,因為我也看到很多獨生子女很有團隊精神,甚至是帶頭的那一個。所以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呢?我也不知道,我只是覺得一群人好努力是為了贏得一場小小的比賽(畢竟都是校內比賽),實在是太蠢了。

那些口號,喊話,「輸了沒關係,我們的努力、友愛才是最重要的!」這種話我聽了就想吐血。我通常在這時候會覺得自己站在教室的小角落,像是一個黑白的活人,而他們歡笑著努力著,像是彩色電視,我只能在一旁觀看,完全無法融入他們的情緒,不過我也不會沮喪,反而是感到慶幸沒有和他們一樣蠢。甚至我會覺得看電視裡的奧運,那種情緒感染力還會比自己參與比賽要來的強大。所以我就成了那種,贏了不會想歡呼,輸了也不會想哭的人,參加班級團隊比賽對我來說,只是盡責任而已。我這一生目前為止唯一一次有感受到比賽情緒(但也不是很強烈),可能是在衛理的合唱比賽,雖然我當時很討厭那班不少同學,但是難得有到校外比賽是令我比較振奮的事。

本來還想說,大概是我小時候經歷過什麼事情才害我變成這樣吧?後來想想,其實也沒有。我就是不喜歡參與團隊活動而已,說是害羞好像也不是那麼一回事,到比較可能是因為我很討厭服從吧。對我來說服從其實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從小就經常被訓練服從這個動作,感覺起來脫逃似乎也無法解決(不想惹麻煩),所以只好跟大家一樣當笨蛋聽老師話。其實這是件很恐怖的事情,也造就了今天在路上會看到每個人都「留著很像的髮型穿很像的衣服」這件事(女生vivi風,男生賽亞人頭),因為習慣服從了,也就無法沒有依據去做事情,所以只好看著流行雜誌穿衣服,穿起來跟大家都一樣。

好,所以回到團隊精神這個主題,最近大一下快結束了。我們系明明是個小系,系上活動我卻幾乎都沒參與,可能原因不只跟我會怕「打扮的女生」有關,跟我自己本身不喜歡參加活動的關聯比較大。我既不喜歡擔任領導的一方(怕大家罵我),卻又更討厭被領導(討厭服從),有矛盾嗎?其實也還好。所以結論是


我根本不適合團體生活。


可能幾個少少的人組成,小小的團體我可以接受,但前提是平等。我不喜歡總是由誰提出意見的團體,我沒辦法接受「莫名其妙大家都聽某個人」的這種事發生,只要他提了大家似乎都該贊成?我總是不會在這種場合表達意見,因為很難看。但事實上是這種事常發生,甚至我也一度成為那個意見莫名被接受的人,當時我很惱怒,覺得那兩個同學很沒有想法很.....。少少的幾個人,沒有心機狡詐,能夠平等相處是我理想中的模式,但這似乎不太容易在大學中找到吧?

聽說聽搖滾樂的人,除了一群是對世界很有改變熱忱的人之外,也有一些像我一樣,消極以對。既然無力改變了,那世界也還是這樣,我就躲回音樂裡去踏入理想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adenLi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