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名字 安伯托‧艾可/著
Il Nome Della Rosa / by Umberto Eco

玫瑰的名字,是中世紀用來表示字彙含有無限力量的詞。

本書的敘述者,年老的埃森修士,寫下了還是年輕見習僧時的他跟隨威廉修士來到一家古老修道院作客時發生的事。

年輕圖書裝飾員,阿德莫修士死亡。威廉修士接受院長的要求(其實也是滿足他自己的好奇心),調查這件案子。威廉修士推理到阿德莫是自殺的,但是事情並不是「僧侶自殺」這麼的單純。修道院接二連三的又發生了修士被殺的事件,而且還剛好吻合啟示錄上「七聲號角的預言」,這又是怎麼回事?

修道院內可敬的老人佐治說,這些是假基督要來臨的徵兆,但威廉似乎對推理下不成立的事不能接受。這所修道院的「高層人士」把自然科學看作是魔鬼的知識,但威廉修士認為上帝要讓人們看到自然之美──科學也是其中一部份。對,這大概是我喜歡威廉這個人物的原因吧。威廉修士的邏輯很好,不像一般的僧侶只會說上帝、基督、魔鬼之類的,他喜歡用腦,視羅傑‧培根為導師。他很有智慧,除了精通神學,也以哲學甚至是科學的角度思考。在這整本書裡幾乎不是「主啊」「上帝呀」不然就是「基督哇」,身為基督徒的我,對威廉理性的言論接受度比較高。

在科學興起的時代,宗教經典與科學事實有所衝突,難道科學就是魔鬼的知識?神職人員開始陷入貪腐,權利混戰之中神治與人治的暗鬥,被傷害到的又會是誰?作者的知識淵博,格局廣大,設計精細,又精通符號學,事實上我看得也不是很了解。我詞窮了,下次有心情慢慢研究這本書時再好好品味。

「凡人的誘惑是通姦,神職者的渴望是財富,而僧侶夢寐以求的,卻是知識。」
書的封面這樣寫著。

最後我要感謝歌手張雨生,這首好歌讓我認識了這本好書。

玫瑰的名字
作詞:張雨生 / 作曲:張雨生

玫瑰多情也多刺 竟與你似曾相識
有多少次我嘗試寫首詩 留下你那婀娜多姿的樣子
有時候嬌橫傷人 有時候嬌柔依人
我只能用最奢侈的玻璃 為你築起不懼風雨的天地

只要能夠陪著你我都願意 我就是你忠實的園丁
只要能夠想著你我就歡喜 即使你寧可自由自在呼吸那一窗星星

名字背過又忘記 符號充滿了神秘
原在夢裡忽而又中世紀 我像聖堂下為你禁慾的僧侶





題外話↓
這本書故事主線的起火點其實是在於BL(爆)。不要打我,我真的不知道這本書裡有這種東西。阿德莫是受,很想萌他,可是他在故事開始前就掛了=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adenLi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